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4日讯 快递进村是活跃全市镇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为方便广大村民享受便捷的快递服务,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服务社会功能,德州市邮政管理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在全省首创快递进村公益性岗位,助推快递进村,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
每天上午十点,家住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前李村的村民李兰都会准时骑着电动车出门,来到离家不到4公里的快递共配中心为村民取件。
今年59岁的李兰平时靠经营一家小卖部维持收入,劳动能力较差,还要照看孩子,快递进村公益性岗位让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的“公益岗”,既帮助李兰有了一份收入,又不耽误照顾家庭,同时也方便村里取快件的村民,可谓一举三得。
李兰告诉记者:“干着买卖,再加上这个收入还挺好,领着工资还为大伙服务,觉得心理上还挺高兴的。”
今年,德城区61个村全部实现了快递进村,但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员居住密度较低、快件数量少,给村民取件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德州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德城区政府通过资源整合,将各品牌快递企业在镇政府驻地的代收机构整合成为快递共配中心,同时协调各乡镇建设村级快递节点,安排公益岗人员专门从事快递代取、代收工作,打通了邮政快递在农村的最后1公里。
“以前我们农村基本上一个快递一个点。或者是两个快递一个点,现在经过公司合并,就是一个点。所以我们的乡亲们取件也比较方便了。”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快递驿站站长马文霞说。
“快递员在共配中心取件儿以后送到末端网点,不需要每个品牌分别送快递到各个村庄,这样效率提高了,也减少了快递员的工作量。”德州市德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杨立强。
据了解,快递进村公益性岗位已在德城区各个村级快递服务站全面落实,主要安置乡村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大龄人员(45-65周岁)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符合条件的人员经培训合格后集中安置上岗、统一实行政府补贴、岗位待遇按月发放。通过建设快递进村公益性岗位,不仅打通镇村快递派堵点,同时也让更多的低收入、无就业的村民有了收入、提升了生活质量和水平。
德州市邮政管理局快递进村工作推进负责人段圣昆表示,下一步,德州市邮政管理局将积极地总结推广现行的经验。同时,加强快递进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技能安全培训,高标准推进快递进村“双提升”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闪电新闻 刘振 苏孟雨 德州台 王冰洁 报道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