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5日讯 山东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禹城市伦镇于庄村将村里287亩土地租赁给一家农业企业建设蔬菜大棚,不过因为资金不足,大棚建了一半就不得不停工。土地不能撂荒,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准备自筹资金解决这个问题。
“想着让大家伙共同集资,共同渡过这个难关。投资进去是不是能见到效益,老百姓心里没底。”禹城市伦镇于庄村党支部书记、禹城市伦镇鸿祥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军祥介绍说。
通过政府搭桥,于庄村了解到,有一种专门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强村贷”业务,由组织部门推荐合作社、农担公司担保、财政贴息、银行放贷,一套“组合拳”能精准解决他们的融资难题。
“我们甄选出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强村贷’,把基层党组织优势、农业产业化优势、金融优势结合起来,这是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的有益尝试。”禹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晓冰告诉记者。
不过,农担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尽调中发现,合作社建设大棚,前期的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靠种植蔬菜水果的利润回收期比较长,短期内很难覆盖贷款。
“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周期和资金流转规律,把贷款期限从3年突破到了5年,同时采用比较灵活的分期还款方式,这样就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空间。”山东农担公司德州管理中心副主任齐天恩表示。
最终,于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拿到了200万元贷款,大棚正式交付,并按照每个大棚每年15000元出租给农户。目前,这30个大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累计带动于庄村20多户农民实现收入120多万元。
健全农村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协同创新机制,截至目前,山东农担公司累计为全省29.26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866.5亿元。
“当前,用财政杠杆撬动金融投入,可以有效增加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供给、减轻融资成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进而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山东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处长张绍生告诉记者。
截至5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4.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4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72百分点;较年初增加3397.7亿元,同比多增519.99亿元。
“对政策工具进行集成创新。综合运用财政补贴、政策性信贷、政策性担保、政策性保险等财政支农工具,最大程度上缓解农业融资及风险管理的难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山东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冯林表示。“通过政府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引导,以及各类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未来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闪电新闻记者 曾宪琳 伊力 周树茂 德州台 李晓阳 马林 编辑 魏歆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