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20-09-01 11:46:09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日讯 9月1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德州市委统战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曹致源介绍了近年来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绩。
“德州市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市之一,现有47个少数民族10.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9.4万人,流动人口1.3万人。”曹致源介绍说,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8.3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8.5%,分布于全市各县市区149个乡镇(街道),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0%以上的村居(社区)102个。少数民族人口过万人的县区有3个,分别是德城区、陵城区和临邑县;回族镇1个,为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 是全省四个回族镇之一。
十八大以来,德州市共有2个单位和2名个人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2个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有11个集体和11名个人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21个单位被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2个民族村被省民宗委评选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87个单位被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命名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记者了解到,德州市狠抓阵地建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00余万元,对临邑县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禹城市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完成升级改造;帮助德城区、陵城区、乐陵市等新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打造配套体系。截至目前,德州市已建成国家级民族团结教育基地1处,省级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处;在90余个民族村居(社区)建设了文化大院、文化展室和农家书屋。依托教育阵地,多年来组织开展文体比赛、文艺展演60余场,宣传教育效能得到全力提升。
近年来,德州市研究制定了《德州市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确定6个民族村作为乡村振兴试点,以产业项目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壮大民族村集体经济,切实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2020年,专项落实各级扶持资金326万元,重点帮助6个试点村发展产业项目。目前,试点建设已初见成效,民族村集体和个人收入显著提高,乡村环境提档升级、民族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据悉,德州市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累计筹措少数民族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落实扶持项目200余个,民族村经济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2016年以来,在少数民族贫困村率先启动“光明工程”,为村内安装太阳能路灯300余盏。选派业务骨干到民族村担任派驻“第一书记”,落实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帮助派驻村架桥修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农网改造等。截至2018年底,德州市22个省定少数民族贫困村和3000多名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闪电新闻记者 刘振 德州台 田伟龙 张兴宇 通讯员 李晓静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4-2687669,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4-2687669,诚邀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