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3日讯 清明时节,德州各地推广绿色、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通过“文明寄思墙”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表达崇高敬意和无限哀思。
“爷爷,我来给你说说心里话,给你先报个喜,今年我获得了全省社区优秀工作者,一直传承着您敢于斗争,善打胜仗的精神。”清明时节,德州禹城市民肖连军来到当地的革命纪念馆。在爷爷肖金淦的事迹展板前,对爷爷说思念,报成绩。
肖金淦是禹城市抗日烈士,1945年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肖连军在纪念馆里重温爷爷的抗日斗争故事,更加激发出对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不上坟,不烧纸,就是给爷爷说说话,谈谈心,内心的战斗力就会增大,我觉得祭奠老人不在形式,心灵的交流更加重要。”肖连军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每年的清明节他都会来纪念馆和爷爷“说话”。
在陵城区烈士陵园,今年新设立的一面“文明寄思墙”,吸引了市民关注。人们纷纷走到墙前,把对人民英雄和烈士的敬仰之情,或用笔写在墙上,或写到便利贴,粘在墙上,以文明环保的形式祭奠英烈。
“革命烈士是您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将永远铭记于心。”德州市陵城区义渡口镇实验小学教师马蕊蕊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种用心、用情的祭思方式,传承历史,坚定信仰,文明过节。
闪电新闻记者 郑秀程 刘振 德州台 吕秀华 禹城融媒 马林 陵城融媒 李红欢 王冬冬 李振华 德州报道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