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31日讯 近日,“女子自学十几种方言帮300家庭寻亲”的话题登上热搜,主人公就是山东省平原县的谭英换。记者在平原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部见到她时,她正在问候被助家庭。
九年前,谭英换偶然加入一个寻亲群,在群里认识了广东男孩小江,小江从小在养父母家庭长大,非常渴望找到亲生父母。了解情况后,谭英换决定帮助小江,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帮人寻亲。
“我跟小江说你想一下六岁之前的回忆,小时候你家周围有什么,什么习俗啊,包括过年过春节吃什么,妈妈在家是怎么抱你或背你,他给我说了用背篓。”通过研究小江的口音和儿时的记忆,谭英换锁定小江的老家在四川、重庆一带,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寻找和当地志愿者的配合帮助下,小江坐上了回老家重庆的飞机。
之后,谭英换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帮助寻亲的路。帮助走失、被拐的孩子寻找亲人,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归正常生活,这成了谭英换心里的牵挂。谭英换白天打零工,晚上用空余时间帮助寻亲,最多时加入了300多个寻亲群。
“他们说话的视频以及录音,我是一边听,一边在网上、地图上、浏览器上去搜索他说的某个字的音,在哪个省周围,根据这个口音来去判断一下。”慢慢地,谭英换学会了比对细节,从方言中寻找关键信息。
如今,谭英换已熟知全国十几种方言。今年春节前,在广东一个救助站,有位离家几十年的山东老人寻亲,但工作人员听不懂老人的方言,听闻消息,谭英换赶紧联系了救助站。“信息上所写老人的老家在济南,但是和老人交流的第一句,我就听出不是济南话了,而是济宁方言。”谭英换说。
在断断续续的聊天中,谭英换得知老人是济宁兖州区漕河镇人,离家30多年,家里还有个哥哥,获得关键信息后,谭英换立马找当地人确认。几经辗转,联系上了老人的侄子。
谭英换表示,这条寻亲路她还会一直走下去,每次看到这些家庭团圆,她觉得既幸福又开心。农历新年,那些被助家庭没有忘记谭英换,还为她送来了新春的祝福。
闪电新闻记者 郑秀程 德州台 冷丽莎 官鹏飞 报道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