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1日讯 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新体系,山东教育部门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每个月的第四个星期五,德州市齐河县第五中学模拟法庭都会如期开庭。在检察院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对新近开庭审理的有关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全程模拟审判。
齐河县第五中学副校长刘义珍说:“青少年是孩子们人生成长过程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我们开展这个活动想让孩子们心中做事有准绳,做人思想有敬畏。”
学校是全环境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近三年来,齐河县累计投入40多亿元,不断优化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开设特色化课程。像模拟法庭这样的功能室,全县所有中小学已实现全覆盖。提升硬件的同时,当地还积极协调法院、检察院等走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提升学生们的法治意识。
齐河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太军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让每一名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部门还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普法活动。临沭中小学组织学生到县公安局现场观摩,学习反诈知识。在邹城,民警利用学生参观禁毒预防教育基地的时机,向他们详细讲解毒品的辨别和防范知识。邹城市公安局缉毒大队大队长孔庆礼说:“提升学生们识毒、拒毒、防毒的能力和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山东省12000多所中小学累计开展普法活动两万多次,1000多万在校生实现普法教育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