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 在德州市庆云县中丁乡大店村,有一所乡村学校——大店小学,附近多个村的300多名学生在此就读。学校里有一处“爱心超市”,门口悬挂着写有“传统美德播新种 崇德向善遍地花”的一副对联。学生们凭借“爱心积分”可以兑现自己心仪的物品,前不久“爱心超市”里上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10幅文化字画。
这10幅字画分别以尊师、孝亲、感恩、礼仪、团结、努力、乐学、习劳 、进取、榜样为主题。字画中的书法是齐鲁师范学院学术委员、教授,中国书法艺术节最高奖兰亭奖获得者刘文海所写;绘画是由中国美协会员、德州学院教授马健创作。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字画的捐赠人是学校里的一位“老熟人”——郭天西。提起这个名字,学生们无人不晓,因为类似的爱心助学行为远不止一次,从小黄帽、饮水机、文具等物资,到学校每年举办“天西杯”校园作文大赛,背后都有着郭天西的身影。
收到书画作品后,大店小学校长李峰林用透明膜将其封好,张贴在学校“爱心超市”里,并为作品加了“注释”,以便学生理解。李峰林坦言:“看得出,每幅作品的文字内容都用心甄选过,很适合小学阶段的教育。”
为了表达感谢之情,大店小学给郭天西发了一张奖状,他很珍视,放在了自家店面最显眼的位置。“捐赠优秀传统文化字画,是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让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少年传承好、发扬好中华传统美德。希望这些字画,教孩子们学会感恩父母,努力学习,回馈社会。”郭天西说。
其实,大店小学这个“爱心超市”也是由郭天西倡导开设的,里面摆放了很多书籍和文具,这些“商品”明码标价,用“爱心积分”兑换。超市开设两年多来,绝大多数学生都从这里兑换过东西。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向来不是一句空话。凭借一两个人的努力难以让爱心超市长久留存,而几十人、上百人都尽一份绵薄之力,便能让几代人在优良传统激励下发奋图强。”郭天西说。
今年53岁的郭天西年少离家,在德州城区经商多年,他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多次为村里捐款捐物,为村里的特困户、80岁以上老人送羽绒服、棉被和轮椅等物品,捐款助力村里修建柏油路等。这些年,他为村里累计捐款捐物折合约20万元。他还为家乡招引了无纺布包、保险柜等生产项目,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郭天西曾获评“庆云好人之星”。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通过我的微薄之力,让老人和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中华优秀传统孝德文化在家乡扎根,让好少年辈出,让家乡更有活力。”郭天西说。
闪电新闻记者 刘振 德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