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0日讯 5月10日,德州市召开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楚华卫,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逯泽生,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柴文刚出席,介绍《德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的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做好德州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市政府以德政发〔2024〕5号文件,印发了《德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重点体现两方面原则。一方面是坚决贯彻国家、省部署要求。对国家、省文件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举措等,逐项细化落实,明确德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另一方面是结合实际彰显德州特色。在《工作方案》起草过程中,既与本地政策规划有效衔接,又融合了先进制造业强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食品名市、特色体育名城建设等德州特色,以大规模设备更新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以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工作方案》包括八部分,共30条。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了德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点任务,分阶段提出2025年、2027年发展目标。
到2025年,工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9万辆以上,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基本淘汰;报废汽车规范回收拆解量达到4.3万辆,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售比达到0.8:1,废旧家电回收量达到63.8万台。
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以上;工业重点领域低于能效基准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达到6.2万辆;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75万台,较2023年增长30%。
第二至第七部分,主要措施。具体包括: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重点领域设备更新,促进农业机械装备、交通运输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教育文旅、医疗卫生设施水平提升;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家装消费品换新;推动高品质供给升级,着力提升先进装备供给能力、优势产业特色产品产量、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塑优产品品牌;推动高效能循环利用,建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提升废旧物资处置能力,促进二手商品交易规范化便利化,鼓励引导装备再制造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推动全方位标准提升,开展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参与重要领域标准制定,强化消费品标准提升,推动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加强先进适用标准衔接。
第八部分,保障措施。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金融服务支撑、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升要素保障水平五条措施,为全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坚实保障。
答记者问
工业作为全社会设备投资的重点领域,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楚华卫: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大力开展全市高水平技术改造,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国家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又有利于提升先进产能比重,为德州市促进经济稳增长、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机遇。目前,传统产业在德州市工业经济中占比较高,设备更新的潜力足、空间大。
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化工、装备、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高标准制定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初步计划开展高端化跃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本质安全提升、优质设备供给五个专项行动,全链条激发有效需求,为全面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有力抓手。
同时,市工信局将联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投资、税收优惠、专项再贷款等支持政策,统筹用好市级财政工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好财政政策撬动作用。工作中,市工信局还将进一步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要素保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抓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宣贯解读和组织实施,为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请介绍一下近期市商务局推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大礼包包括哪些内容?
逯泽生: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全面推动德州市汽车、家电、家居等重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扩大有潜能的消费,助力全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市商务局推出了《德州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大礼包》。内容涵盖金融机构、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家电生产企业、家电销售企业、电商平台、家居销售企业6个方面。
其中,金融方面,全市17家银行机构、4家保险机构共推出106项政策措施,对全市以旧换新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和保险服务支持。汽车消费方面,汽车生产企业给予汽车置换高补贴、以旧换新新车贷款“低首付、0利率、长期险、低月供”等政策。如:红旗汽车HQ9同品置换最高补贴5万元;奥迪汽车进口款同品置换最高补贴3万元等支持措施。汽车销售企业给予包括“店送专享好礼”6年1500度充电、0首付购车、额外保险补贴最高6000元等支持政策。家电消费方面,家电生产企业美的在德州区域投入以旧换新补贴500万元;海尔投入400万元;海信、澳柯玛、九阳、TCL各投入200万元;创维投入100万元。家电销售企业推出“无忧换新”免费收旧送新一体化服务、抽奖、送大礼、换新补贴、不安装免费代储等优惠政策。
以上政策已于4月26日,通过各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了发布,由具体实施政策的机构负责解释并落实。
同时,按照德州市汽车、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规定,外地居民可以和德州市民一样参加德州市以旧换新活动,并享受与德州市居民同样的以旧换新政策。
国家、省提出实施标准提升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请问市场监管部门打算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柴文刚: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结合德州市实际,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围绕节能降碳标准提升,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修订能耗限额、设备产品能效、低碳技术等国家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围绕污染物排放标准升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修订大气、水污染物排放、场界环境噪声排放等国家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围绕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制修订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等基础公共设施标准。围绕设备技术标准攻坚,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参与装备制造、智能化稻麦联合收获、精量播种、农机自动导航等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
二是促进消费品标准提升。聚焦汽车、家电、家具产品、消费电子等消费品,鼓励企业参与制定燃料电池、锂电池、钠电池、智能绿色家电、婴幼儿及儿童家具、木家具、体育用品等相关产品标准。鼓励家电领域企业积极参与家电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三是推动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废旧农机、废旧家电、废钢铁、废塑料、废纸、废旧轮胎、废旧动力电池等再利用标准,促进废旧产品回收利用。鼓励企业参与制定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流通标准和二手商品品质鉴定、交易等市场管理通用标准。
四是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发挥市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大部门协同配合,系统开展标准宣贯,强化标准实施与应用。
请问,全市将开展哪些具体工作,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张锦:一是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作。下步,还将出台工业、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分领域实施方案,研究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举措,构建“1+N”政策体系。
二是做好项目谋划。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工信、住建等部门,对照各领域设备更新的具体方向,进一步摸清德州市相关底数,分行业分领域建立项目储备库,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并做好政策辅导、推荐上报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三是形成工作合力。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要求,加强政策研究,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压紧压实部门责任,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市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典型宣传、深度报道,充分展示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举措、进展成效、亮点经验,向企业和消费者广泛做好政策宣贯,确保应知尽知、应享快享、应享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