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4日讯 “大叔,最近家里有啥需要帮忙的吗?”日前,德州市德城区天衢街道肖何庄社区志愿者何敬对社区居民王俊林亲切的询问到。像这种走访慰问活动,在该社区每月都会开展,这支由党员志愿者组成,专门针对社区特殊群体进行走访帮扶的“五为”志愿服务队,极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据了解,今年以来,德州市德城区天衢街道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积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理论宣讲讲台、便民服务平台、丰富生活舞台,真正打通传递文明的“最后一公里”。
建讲台,理论宣讲强信心。该街道整合资源,高标准规划,建成所、站两级宣讲阵地,不断拓展“理论+”载体,让理论普及多形式、多触角向基层延伸。按照“五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处,村(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处,组建47支志愿服务队,涵盖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宣讲等队伍。活用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等载体,选好宣讲人,借助青年干部大讲堂、作风建设专题讨论会,邀请54名青年干部上台“谈经历、谈感悟、谈展望”,展现青年干部风采。2022年以来,开展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党务工作者培训、党员轮训等活动22次,受众2000余人次。同时,围绕培育弘扬基层文明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村、社区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活动,充分使用社区广播、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会新风,推广爱卫生、护环境等理念。
搭平台,志愿服务解民忧。该街道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构建“街道—社区—志愿者”三级联动机制,完善网格员队伍,将志愿者与网格员融合,实行“一楼一员一服务”机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群众满意度大走访等重点工作,组织400余人深入一线,走访入户28600余户,处理群众关心关切问题1700余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垃圾300余吨、杂物300余处、绿化带脏污150余处。开展小区物业推进行动,实现22个“三无”小区物业全覆盖,完成7处老旧小区改造。优选优秀党员、热心群众、文艺文化爱好者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激发优势力量,满足社区需求。聚焦“五为”服务,设置特色服务项目20个,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0支,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服务群众1万人次。精选优质社区,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找准社区特色,定点打造,推动肖何庄“小荷爱心之家”、果园“微心愿”、西长“德耀西长”、新四合“银龄餐厅”等10余个品牌遍地开花,集广场舞、图书、表演、宣讲于一体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逐步形成,备受群众好评。
扩舞台,惠民活动暖民心。该街道聚焦民生需求,整合辖区资源,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闲散地专设区域,联合德州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定期开展“爱心集市”“黄河大集”等惠民活动。活动现场提供口腔义诊、血压测量、免费剪发、反诈宣传等体验服务,吸引20家“爱心商户”、400余名居民共同参与。为积极响应“特色体育名城”建设目标,以项目四进为抓手,选取9处场地,投资1000余万元,对照改革典型“十有”标准,打造10分钟全民健身圈,形成可看可感的智慧健身改革场景。目前,萱蕙公园、西长社区等9处场所均已投入使用,包含各类健身设施214套。结合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志剪纸”开发“网红课程”,邀请市建志剪纸艺术制作中心专业人员在3个社区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实操演练、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党性教育、廉政教育深度融合,受益群众达200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有利契机,不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式,盘活各类文明实践资源,拓展群众参与渠道,真正让文明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文明新风劲吹德城大地。”德城区天衢街道宣传科负责人贾婷婷说。
闪电新闻记者 赵宇 苏孟雨 通讯员 刘健 贾婷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