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0日讯 德州市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今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开展集中注册地备案改革,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激活市场主体创业活跃度。
曹建峰经营着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为扩大产能,他打算将厂房搬迁到德州高新区京津冀鲁新材料产业园内,这就需要变更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地。
山东禹渔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峰告诉记者,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今年1月初到期,营业执照办不下来,环评做不了,就没法开工装修,订单要求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非常紧张。
京津冀鲁新材料产业园占地300多亩,有60栋工业厂房可供企业租用。以往有新企业落户时,需要属地主管部门现场勘查,确保企业经营场所符合规定,并出具一份房屋产权证明。
德州高新区管委会企业服务部科员徐玉茹指出,审核时主要看企业具体位置是否一致,是否建设完成,企业是否真实存在,把这些资料留存,提交审核,盖章流程一般是2至3天,最长的可能会一周左右。
只有开具房屋产权证明作为注册地依据,企业才能办理营业执照,真正落户经营。但这也意味着每落户一家企业,都要重复走一遍流程,对政企双方都增加了负担。面对这些难题,德州积极探索破题之道。去年,德州选取禹城市作为试点,推行集中注册地备案制度改革。对硬件成熟、配套完善、运行规范的工业(产业)园区,城区范围内的写字楼宇、大型商场、创业孵化基地等经营场所,由行政审批部门统一开具一份注册地权属备案证明,同一场所内的市场主体,共用这一份证明。
山东柒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丙乾表示,之前的证明是具体到每家企业的车间和编号的,现在园区有了一个综合性的备案回执,再入驻的企业签订租赁合同之后,可以出具备案回执,企业拿着回执就可以直接去行政审批局注册了。
得益于这项改革,曹建峰的新厂房很快投入使用,产能翻了一番。“真是给了我们雪中送炭的帮助,现在订单排到5月份左右,年产能1500吨左右。”曹建峰表示。
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禹城市持续发力,全面梳理摸底,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将这项惠企政策覆盖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
禹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商事登记组组长李慧娟说到,改革以后,目前有7家集中注册的场所办理了权属备案,这7个场所大概可以注册的市场主体能达到2000多家,也就是说这2000多家在进行商事登记时不用再单独办理房屋产权证明,大大提高了商事登记便利度,也大大提高了市场主体的活跃度。
截至目前,德州市已有1300多家市场主体受益。
闪电新闻记者 周树茂 德州台 鲍晓晗 李鹏 禹城台 高明凯 德州报道